在人民法院中有这样一群人
他们源于群众,来自各行各业
通民情、知民意、接地气
代表广大人民群众行使特殊使命
庭审结束后,他们回归社会,走向百姓
又在人民群众与法院间搭建起一座桥梁
让人民群众更加深入了解法院
相信法律,敬畏法律
他们就是人民陪审员
凝聚大众智慧守护青山林海
2022年3月,被告人罗某成、罗某明与樊某某约定,由罗某成出资,罗某明负责联系林农买林木和管理砍木工,樊某某负责销售木材和管钱,一同贩卖木材。同年5月,被告三人购买某村民自留山上的林木,在未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的情况下,雇请工人将其砍伐销售。
案件发生后,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同时提起附带民事公益诉讼,人民法院根据具体案情和审判工作需要,随机抽取了四名人民陪审员与三名法官组成七人合议庭审理案件。
“涉林犯罪的根源是经济上、思想上的贫穷。”
“建议采用替代性环境修复的方式,惩罚不是目的,以案释法教育引导才是目的。”
四名人民陪审员积极参与案件审理,将大众智慧融入司法实践。协助厘清审理思路,认真查明事实。仔细翻阅卷宗,积极协助查明案情,围绕争议事实展开调查,通过召开庭前会议、多次赴实地勘验现场,共同研商案情,提高案件事实认定的准确性。
提出中肯建议,助力裁判法理情共融。在合议庭评议时,人民陪审员参与讨论,积极、独立发表意见,在量刑、修复费用方面,考虑三被告人的实际情况,结合具体事实认定发表合议意见,建议采取替代性环境修复方式,切实提高审判工作质效和裁判专业化水平。
人民法院依照相关法律规定,判决樊某某、罗某成、罗某明犯滥伐林木罪,判处有期徒刑并责令承担相应生态修复金。该判决已生效。
四名人民陪审员以人民群众的常识常理形成优势互补,弥补了专业法官在结构上的局限,彰显了环境司法的公众参与原则,进一步提升司法透明度,使得裁判结果更加体现民意,更加符合社会公众的价值观。并且以案释法,形成辐射效应,教育引导身边人爱林护林,实现环境资源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的目的和初衷,取得法律效果、政治效果、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。
用心真诚沟通化解矛盾隔阂
原告许某某与被告黄某某于2018年认识,从2019年10月起建立情侣关系,2021年4、5月分手。
在交往期间,原告先后分6次以银行卡转账方式转账499013元给被告,通过微信转款9次57197.99元给被告,通过支付宝分两次转账给被告9000元,并为其购买机票两张。被告也曾以“1314.13”“9999.13”等数额向原告转款5次合计14626.38元。两人以黄某某为法定代表人,黄某某(持股比例51%)、许某某(持股比例49%)为股东,成立公司,现已依法注销营业执照。
分手后许某某诉至法院要求黄某某返还不当得利。
案件审理过程中,人民陪审员做足庭前准备,确保深度参审。案情复杂多变,涉及到不当得利的类目多样不易区分,陪审员在庭审前积极查阅相关法律法规、司法解释,并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搜寻类案判例,主动与审判长及另一位陪审员探讨、合议。
用心倾听沟通,充分了解诉求。在案件诉讼中,因涉及当事人的隐私和一些不被社会所认可的关系,当事人不愿意将真实情况如实告知。人民陪审员充分利用基层经验,从恋爱初心、相濡以沫,到婚恋观、男女经济交往等与双方沟通,配合法官普及宣讲法律知识,使双方当事人深受触动,帮助案件审理工作取得良好效果。
人民法院依照相关法律规定,判决被告黄某某返还原告许某某240000元;驳回原告许某某本案的其他诉讼请求。该判决已生效。
通过人民陪审员的实质参审,努力弥合司法逻辑和生活经验之间的隔阂,更好的化解当事人之间的矛盾。人民陪审员利用丰富的基层经验,结合自身掌握的法律知识与婚恋关系交往方式、方法上的理解,发表独立的意见,对案件的判决走向发挥了建设性作用,并推动双方矛盾实质化解。
发挥专业意见参与案件研判
被告人张某某、黄某某与被害人陈某某均为某KTV服务员。2022年4月某日晚,李某某(16岁,另处)因工作原因与陈某某产生矛盾而心生不满。次日凌晨,张某某在与黄某某、李某某、鄢某某(15岁)等人吃夜宵时,告知众人其与陈某某有矛盾,欲殴打陈某某泄愤,众人表示同意。凌晨3时,张某某、黄某某、李某某等人来到KTV门口等待陈某某下班。当陈某某出KTV时,张某某拦住陈某某并用手臂勒住其脖子带至一旁理论,二人发生争吵、推搡,张某某用手打了陈云川脸部等位置,陈某某亦予以还击。
随后,陈某某捡起地上空啤酒瓶敲碎,欲刺向张某某,被黄某某等人拉住。此时,鄢某某又与陈某某发生口角、打斗,张某某等人上前将陈某某拉住,陈某某遂捡起地上石块扔向张某某,张某某躲开,众人随即上前对陈某某拳打脚踢。
后经鉴定,被害人陈某某头面部损伤综合评定为轻伤二级。
在案件审理过程中,人民陪审员认真了解案情,归纳案件争议焦点,对案件有疑问的积极向被告人进行发问,积极与其交流沟通,并且作为一名医生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范围内发表自己的意见,就案件争议焦点提出自己的医学见解,解决了案件中对被害人伤情鉴定方面承办人的疑问参与案件研判,真正做到了保证人民陪审员全面参与到案件的审理。
人民法院依照相关法律规定,判决被告人黄某某犯寻衅滋事罪,判处有期徒刑九个月;被告人张某某犯寻衅滋事罪,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。
发挥人民陪审员贴近基层、接近群众的优势,积极推进人民陪审员参审刑事案件,让人民陪审员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范围内发表自己的意见,取得良好效果。人民陪审员作为一名普通大众发表对犯罪的看法,让审判人员更加注重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的统一,有效促进案件的顺利审理和解决,为构建和谐社会夯实基础。